绩溪廊桥话古今 (绩溪古街)

最新资讯 发布时间:2024-12-31 13:36:29 浏览

程尚远

微信版第1644期

绩溪,处于宣徽之脊,黄山山脉与天目山山脉的结合带,钱塘江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之上。

境内丛峦叠嶂,溪流纵横,交通阻隔。先民们为战胜自然,改善生存环境,互相交往和对外联系的需要,在众多溪流山涧上架设桥梁,这些古桥成了绩溪一大地域特色。1980年代初,笔者参与编纂《绩溪县交通志》,担任主笔,随“三古”(古道、古桥、古渡)调查组走遍全县,勘查了大部分古桥,辑入《绩溪县交通志》,并成为1998年版《绩溪县志》交通章古桥的依据。但限于历史条件,当时有些偏远地区和河道支流上的部分古桥未能实地调查,以致统计数据还不够全面。此后数十年涉足乡土文化研究,进行田野调查,又收集到不少绩溪古桥新资料。绩溪遗存的古桥远比《绩溪县交通志》记录的多,而且古桥的形制和文化內涵多姿多彩。

据最新统计,新中国成立初,绩溪遗存古桥共329座。

按其构造形制分,有永久性石拱桥、石梁桥,半永久性石墩木梁桥和非永久性多节高架木桥,还有一种结构独特、造型优美的廊桥。永久性和半永久性桥梁251座,多节高架木桥78座,廊桥10座。廊桥是桥面上设有廊屋或廊亭的古桥,绩溪的廊桥系在永久性石拱桥、石梁桥或半永久性石墩木梁桥的桥面上建造廊屋或廊亭,其结构一般有两种: 一为砖木结构封闭式的廊屋,另为木结构覆盖小瓦的开放式廊亭。廊桥既具有交通功能,供行旅、车马来往,又可供人歇息避雨和闲暇休憩,具有人文关怀的内涵。廊桥多建在村落水口,与山水、树林、人文景物相融合,以廊桥为关锁构成村落水口园林景观。廊屋或廊亭中有的附设神龛,供奉神、佛或文昌帝君神位,依仗神佛保佑一方平安,村兴人旺,仰仗文星倡扬文风,达到以文兴村、多出人才的愿景。廊桥成了村落、山水田园、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,富有文化内涵,是传承历史、记住乡愁和建设宜居宜业美好乡村的重要支点。

据史料记载和田野调查收集的信息,绩溪历史上有廊桥10座,即: 县城南徽溪桥、冯村龙门桥、下巷九间桥、方村水口桥、伏岭石纹桥、岱上文星桥、胡家村晴虹桥、小谷锦川桥、陈村万善桥、龙丛西村桥。岁月沧桑,其中有的廊桥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而消失,有的因时代发展建筑公路利用此桥而拆除廊亭,或改建为现代公路桥而面目全非。最近调查统计还有7座,含近年新建的西川村廊桥。这些已消失的廊桥是:

徽溪桥 位于县城南门外下三里,跨徽溪河,石拱桥6孔,长60米。建桥史最早见于南宋淳熙二年《新安志》。乾隆《绩溪县志》桥梁载: 徽溪桥,元延祐乙卯(1315)改造为石桥。明洪武甲寅(1374 )建亭于上,成为廊桥。后圮。弘治十一年(1498)重建。康熙间又重建。这两次重建,均未有廊亭复建的记载,所以徽溪桥廊亭应在弘治十一年(1498)之前就不存在了。

龙门桥 位于长安镇冯村中,单孔石拱桥,上建木结构廊亭五楹,即五小间,是座玲珑雅致的廊桥。始建时间在明景泰元年(1450)以前,成化十四年(1478)重建。弘治间廊亭被火焚毁,至嘉靖三十年(1551)修复。经历代维修,一直保存完好。

冯村龙门桥

清季,村人冯益三等倡议,将龙门桥廊亭改为文昌阁,內供文昌星神位。文革期间,文昌阁作为“四旧”被拆毁。

九间桥 位于金沙镇下巷村东,金沙河上(1956年行政区划调整前,属宁国县)。早先这里有座多节高架木桥,连接徽宁驿道和戈溪源古道,是通往绩溪十四、十五都的要津。清代中期,关英桥村寡妇饶氏捐资改建为多孔石墩木梁桥。为免木桥梁腐坏,在桥上建廊亭九间,覆盖全部桥面。廊亭中安置木凳,供行人休息,人称“九间桥”。这是一座颇为壮观的廊桥。同治五年(1866)特大洪水,九间桥被冲毁,再无力重建。至今,下巷村东金沙河岸边,还遗有原九间桥的石砌桥台,“饶寡妇义造九间桥”的故事仍在当地流传。

方村水口桥 方村是扬溪镇的一个自然村,水口小石拱桥上建有一廊亭,廊屋上下两层,下层为砖木结构,四角微翘,上层竖着8根立柱,青瓦覆盖,四角翘起,是一座小巧别致、古色古香的廊桥。廊屋上下共有八只翘角,人称“八角亭”。亭中供有文昌星神位,文革中,牌位拆毁,成了村民堆放柴禾杂物的场所。一年冬季,几个小孩在八角亭边玩火,引燃了亭屋中的柴禾,一场大火将古廊亭化为灰烬,只剩下斑驳破损的桥体。

以上是绩溪历史上10座廊桥中已经消失或廊亭毁圮了的4座。今日尚存7座廊桥(含近年新建的西川廊桥) :

1.伏岭石纹廊桥 绩溪廊桥话古今绩溪古街

石纹廊桥位于伏岭村南登源河上,伏岭又名纹川。石拱桥5孔,全长58米,高7米,面宽4.5米。

乾隆间名士邵振翔《纹川记》云:“华阳岭南为登源,地多名胜,內有纹川,处‘狮象’‘龟鹤’之上游,关锁缜密,两峰并峙,桥以跨之,名曰‘石纹桥’,亭翼其上。桥下多石痕,参差怪状,如交剑,如象齿,如鳌头,痕之深浅不同,长短不一。会天高日晶,潦清水净,穿石梳流,水之漱石如漱齿;然值云蒸雨集,溪水奔腾,滩激汹涌,分合之势,龙行耶!蛇爬耶!难以象状。此文人雅士会心深远,不曰‘石痕’而曰‘石纹’。其命名洵雅而不俚矣……。”他以清丽凝炼的文笔,形象地描绘了石纹廊桥的景致和廊桥命名的由来。

伏岭系邵姓聚居村,邵氏先祖百二公次子文亨于南宋绍兴四年(1134)迁来建村,衍成邵姓大族,是“千灶万丁”之村,有上中下三门三大支派,至今仍为全县人囗第一大村。邵氏先祖从建村之始,按照风水理念,重视优化村居环境,营造理想的村落水口。登源河向南流出处,东为出自鄣山逶迤而来的长岗岭,西有巍然耸立的大雄尖,两峰夹峙间,建了座5孔石拱桥为关锁,使纹川成了“鄣山钟灵,登水毓秀”之胜地。

伏岭石纹廊桥

石纹桥始建于元至正十年(1350),纹川邵氏五世孙再琦创建,后圮。明永乐间,九世孙文愈、文敬等重建,在桥面建廊亭24楹,覆盖整个桥面,廊亭的构筑形制不详。这应是一座规模宏大而秀美的廊桥,不仅为全县之最,在徽州六邑的廊桥中,仅次于婺源清华的彩虹桥(长140米)。伏岭廊桥称一方之秀,可惜在清雍正甲寅年(1734)桥与廊亭同毁于洪水。乾隆间由邵邦巩主持,集全族之力重建桥和廊亭。后建的廊亭规模相对缩小,在5孔桥的中拱上方建了一座砖木结构的廊屋,长约15米,宽与桥面等同,东西两向各开拱门,东拱门上方书“纹川古里”,西拱门上方书“纹川桥”三字,登源古道穿拱门而过。亭内一侧设神龛,供奉“五猖”神像,早年两边悬有楹联:“捍灾患,占祯祥,群黎咸仰德;逐妖氛,保安康,众庶共沾庥”。另一侧墙上开有窗,下置木凳,供行人休息。此后,桥与亭历经多次维修,至新中国成立仍保持完好。

1970年,建设绩(溪)胡(家)公路,利用此桥,拆去廊亭,通行车辆,石纹廊桥又成无廊亭之桥。

2008年公路扩建改道,石纹桥上游不远处新建了一座钢筋水泥公路桥,石纹桥退役了。伏岭村的有识之士珍惜老祖宗的遗产,继承了祖辈爱桥护桥的传统,将古桥全面整修,在桥的中拱上方重建一廊亭。

但已不是原来封闭式的砖木结构廊屋,而是一座翘角飞檐、构筑精美的木结构廊亭,桥的东西空地进行了绿化美化,成了伏岭村水口园林景观。

近年来,伏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,又将石纹桥上的廊亭扩建成占有整个桥面的木结构长廊亭,东西两端和中间各加建二层楼阁,翘角飞檐,典雅壮观。伏岭石纹廊桥的沧桑史,彰显了一代代伏岭人为构建美好的家园,肯于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。

2.龙源鹤岱文星桥

文星廊桥位于瀛洲镇龙源鹤岱。从龙川村往西溯龙川河谷而上称龙源,进源第一村名鹤岱,是个章姓村。《鹤岱章氏六顺堂世系谱》载:瀛洲章氏十二世付亨公从油坑迁龙源之王坛前,见河东山岱(小山)常有仙鹤飞翔栖息,视为吉祥之地,十五世大荣公遂东迁岱上(村名鹤岱,俗称岱上)。明嘉靖年间,氏族兴旺,为改善村居环境,在村水口造桥,上建桥亭。石拱桥一孔,全长13米,净跨7米,高5米,面宽3.3米,青块石构造,南向拱顶横额刻“文星桥”三字。

亭为砖木结构,青瓦盖顶,封闭式廊屋5间,覆盖整个桥面。廊亭西端南北两向有拱门相对开,拱门间有道路通过,向南通龙川,向北通田畈;桥东端只开朝北一拱门,大路出拱门进岱上村,与拱门相对的南墙上开小圆窗一孔。桥亭北墙中间原来开有大的圆形窗,后来维修时改成一米见方的大窗,痕迹可辨。亭的木架构简朴粗犷,保留明代建筑风格。正中顶梁上书有“大清光绪辛丑年(1901)季春吉旦鹤岱章六也堂重建”字样。廊亭南北两面墙下置坐凳,坐在亭中休息,透过大窗可远眺岱上村景:两面青山对出,一川溪水中流,上游不远处建有堨坝,溪水翻过堨坝像一幅白绫铺挂的水帘,水声淙淙。春雨季节涨水,形成一道瀑布,汹涌奔流,震人心弦。青山、绿水、古桥、古亭衬映着粉墙黛瓦的鹤岱民居,一幅清新美丽的画卷,令人赏心悦目。

据村中老人说:原来亭东边依山建有神庙,供着社公社母和财神塑像。庙堂悬挂楹联:“行进龙源里;灵保鹤岱村。”以祈神灵护佑,永葆村庄人财两旺。至今,文星廊桥仍是县内历史悠久,保存完好的廊桥之一,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3.陈村万善廊桥

万善廊桥位于板桥头乡陈村北面峡谷中。镇头通往尚田、蜀马远去旌德县的岭北古道,越靠岭,经陈村,进入峡谷沿小溪北行,山势随小溪曲折多弯,两岸峰峦叠翠,山高林密,形势险要。行至峡谷中段,有座古石桥横架溪上,这座石桥的构筑形制独特,从南边陈村走来,一眼望去是座单孔石拱桥;从北面溪流下游仰视,却是座石梁桥,两者相联为一体。

桥长约8米,高约5米,面宽5米,桥上建有砖木结构廊屋,粉墙黛瓦,南北翻水,廊屋占据整个桥面加上桥东边一小块空地,面积约50平方米。大路沿小溪东岸进入朝南的拱门,门额上书有“大圣庙”三字。进拱门左拐弯过桥出西边拱门,门楣上写的是“万善亭”。亭屋构筑分四间,东边一间建在桥东空地上,东墙下原来设有神龛,供“大圣”神位,即“大圣庙”。建在桥面上三间属桥亭,北墙四间连成一片,南墙是一空旷的大窗,采光良好,下部砌了一米多高的矮墙,墙下置坐凳,供行人休息,可临窗迎受南风吹拂,疲劳消解,热汗顿收,令人心旷神怡,具有廊桥的功能。这一独特的廊桥,演绎出一段传说。

据陈村老人相告:早先这里是座石梁桥,桥东头倚山有座小神庙,沒有神像,只供着“大圣”老爷神位,遂称“大圣庙”。“大圣”是何人?何神?一问村里人都不知晓,只知道大圣很灵。相传很早以前,陈村有位贫苦农民在春荒时向尚田村一财主借了一百斤稻谷来度荒,那财主心狠刻薄,要求秋后归还时,要“一秤称两秤”,即本息一起要翻一翻。为了一家活命只好答应。秋收后,那农民先挑了一百斤稻谷去尚田财主家,来到大圣庙前放下担歇力,无意之中对着“大圣”神位半开玩笑地说:“都讲大圣好灵!俺去还粮,要能一秤称两秤,端油蔴糖馃请大圣!” 到了财主家还粮过秤时,奇事发生了,一担谷的斤两居然比家中称的翻了一倍。财主咋看也不相信,称了又称,分两不差,看看袋里的稻谷也没有假,只好收数结了账。

农民照本还了粮债,高高兴兴的回家。一过几日,夜里睡着时,见一老翁前来笑对他说:“一秤称两秤,油蔴糖馃请大圣。讲话不守信,等俺跑出又跑进”!醒来原是一梦。他恍然大悟,原来那天在大圣庙随口说的话,大圣真的显灵,自己有失口齿,对不住大圣老爷。当即准备了油蔴糖馃和香纸到大圣庙祭拜谢恩还愿。这事一传开,成了奇闻,都认定大圣真灵验,远近都来大圣庙祭拜。小小大圣庙一时香火盛旺起来,人们都挤在那狭小的石梁桥上,小桥不胜负荷。于是就紧靠石梁桥南侧加建一石拱桥与之相并合,称“双鱼桥”,在桥面上建亭,将原来的小庙改扩建,和桥亭并在一起,成了“万善亭”也是“大圣庙”。桥又称万善桥。

2010年春,笔者慕名前往陈村采风,村人、离休干部、新四军皖南游击队老战士陈少和战友陪同,沿陈村北面峡谷来到万善廊桥。他实地指点,介绍了万善廊桥的独特形制、传说,还指出亭墙上累累弹痕,讲述1947年10月,他亲身参加发生于万善廊桥附近的陈村战斗故事。这次战斗,我皖南游击队战士在群众支持下,依据熟悉的有利地形,凭着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,以寡敌众,英勇无畏,取得陈村战斗的伟大胜利,谱写了皖南游击战争史上辉煌的一页。我军有13位战士壮烈牺牲。万善廊桥染上了革命烈士鲜红的血迹,成了后人接受革命历史教育的纪念桥。

4.锦川廊桥文昌阁

锦川即小谷,位于长安镇大谷村东面的高山谷地中。乾隆《绩溪县志》载: 四都小谷有锦川桥文昌阁,还有聚锦桥、登云桥。2010年清明节后,专程前往采风。乘车至大谷,沿古道溯锦川溪上行约3里,两面青山对出,坡度陡峻,溪水落差大,雨后水量丰沛,一层层飞瀑悬于跌宕的山溪上,淙淙之声不绝于耳。穿过两山夹峙的隘口,一座古石拱桥高架,名登云桥,过了桥现出一椭圆形谷地。前行百余米,进入一个隘口,另一座石拱桥——聚锦桥架于隘囗。越过第二道隘口,再现一个较大的圆形谷地。两个谷地相连为葫芦形,小谷村就座落在葫芦形谷地的底部。这里地形较开阔,长满松杉翠竹的山峦围抱着一片田畴,两边还有层层梯田,绿色的山岗点染着一簇簇艳红的杜鹃,黛瓦粉墙的民居掩映在竹林深处,显得祥和宁静,令人几疑进入桃源佳景。

在村中92岁老人程筱如指引下,查访了锦川桥文昌阁。锦川桥位于村口锦川溪上,单孔石拱桥长约6米,面宽4米许,桥拱西向横额刻书“锦川桥”三字,上款为“嘉靖乙巳年(1545)建”,下款字迹已模糊不清。文昌阁长约12米,一半占了整个桥面,一半建在桥北端填高的基础上,宽与桥面相同。这是一个砖木结构的廊亭,上下两层,下层四面砖墙粉白,青瓦落檐,四角翘起,朝东开拱形门阙,正对着村庄,左右各有一圆形窗,早先阁內供奉文昌帝君神位,人称“文昌阁”。上层为木架构,竖有8根立柱,青瓦覆盖,原有鳌魚和葫芦顶,四角高挑,上悬铜铃,目前正在修缮,尚未恢复旧貌。屋内构建简朴,没有雕刻装饰,保留明代建筑风格,古色古香,堪称藏于幽谷中的遗珠。

锦川桥南面是长满竹木的山峰,不具交通功能,北面隔着进村道路与横伸的护村坝相连,构成小谷村的内水口。小谷还有以聚锦桥为中心的“龟蛇护村”和以登云桥连接狮象二山的“狮象把门”,另二道外水口。小谷的先人们利用自然,费尽心机,构建一个天人合一的优美人居环境,描绘了一幅清丽秀美的画卷,锦川廊桥正是这幅天然画卷上最精彩的一笔。

5.胡家村晴虹廊桥

伏岭镇胡家村,晴虹河从村中流过,两岸水街架有晴虹上、中、下三座石梁桥。

三座桥同为清季胡家村旅外徽商胡观定捐资建造。晴虹中桥是座廊桥,居村中,全长6米,由5根花岗岩石梁构成桥面,宽2米,上建廊亭,覆盖整个桥面。亭为木结构,有8根木柱上架梁桁,青瓦盖顶,两檐外挑,置美人靠为护栏,伸出桥面。

桥南与民居街巷相通;桥北面连接东西而行的大路,路外临河筑有石栏杆,从村中心延伸到村水口。廊桥与大路交接处建跨路凉亭,也是一座小神庙,与廊亭连成一体。小庙北墙设神龛,木格棂窗内供着李王老爷神像。小庙东西两向开过路门阙,拱门上方是青砖砌成的横额,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门额题字用白灰覆盖了,已不能辨认。据老人说: 原来东边门额写的是“甑峰凝紫”,西向是“溪水回环”,颇具文化意韵。

神龛里的李王老爷即药圣李时珍,能为人医治百病。旧时,附近各村的善男信女有了病痛,来烧香祈祷,求仙方医治,病愈后都准备供仪、香纸,还有一只大公鸡,宰杀了向李王老爷虔诚还愿。每到春间李王老爷祭日,还愿的人群蜂拥而至,烧香叩拜,杀了公鸡将鸡血淋于神前。那一天,庙内庙外及河岸石栏杆上都染满彤红的鸡血,桥亭内人群挤压不开。廊亭紧靠民居,俗称“桥亭上”,是村民休闲活动的中心,夏夜在此纳凉,冬日坐在南向美人靠上晒太阳,老人妇嬬都喜欢驮饭碗到凉亭中,边吃边拉家常,孩子们在亭中嬉戏打闹,文人雅士来此消闲,欣赏四周美景: 远眺东方高耸入云的饭甑尖,峦烟雾霭飘渺于青峰翠壑之间,山泉飞瀑高挂于奇岩峭壁之上;近处水口林葱茏苍翠,修篁蔽日;桥下溪水潺潺,川流不息;沿河大路外倚石栏杆,內临长水圳,水圳逶迤向北伸展,流向水口外驱动水碓。此情此景,引人入胜,令人赞美: 晴虹廊桥真是胡家村的耀眼明珠!

6.红色廊桥龙丛西村桥

龙丛源属二都,今为板桥头乡龙丛行政村。金沙河源流龙丛水发源于龙丛东面芦塘山,流经龙丛村中,穿越15里龙丛源峡谷至丛山关,折向北流为金沙河。龙丛处于龙丛水源头一盆地中,群山环抱,村居依山枕河而建。从丛山关通往旌德的龙丛源古道自东向西贯穿村中。从龙丛通往岩山、双岭下去岭北各乡的古道与龙丛源古道在此相接。在两条古道的交接处,河上建有一座单孔石拱桥,桥上有廊亭,名西村廊桥。桥长5.5米,面宽3米,高3米,廊亭占有整个桥面和桥台,约20平方米。

亭为砖木结构,竖立8根木柱,4架横桁,分为3小间,构筑简单。三面墙体,朝北临河无墙,为敞开式,置美人靠为护栏。东墙未开窗,墙面设神位,青砖砌框,内书“福德祠,西山福德土地正神之位”,墙下不设坐凳。桥南北两向开方形门阙,至岩山的石板大路穿亭而过;北门阙紧接龙丛源古道,前有巷道直通村中。廊桥处于村中心,两条古道相交的十字路口,既是村民闲暇休息之所,也成了古道驿站。龙丛是革命老区,西村廊桥和龙丛人民一道,在革命活动中演绎了许多动人故事。

1934年12月初,红军抗日先遣队第19师3000多人,在师长寻淮洲等指挥下,转战浙西,进军皖南,于5日沿徽杭古道进发,突破天险逍遥岩栈道、江南第一关后,经伏岭、扬溪、板桥头、尚田进军旌德。6日出扬溪源后,有红军指战员200余人,取道岩山来到龙丛。龙丛人民早作准备,用红纸书写欢迎标语,贴于西村廊桥等处,欢迎红军。红军队伍就在西村廊桥及附近水街上休息。红军纪律严明,态度和蔼,向群众发放抗日传单,讲解“打倒土豪劣绅”“清除苛捐杂税”等革命道理。村民们敬送茶水干粮,临行时还有三个村民替红军带路,经蜀马方向去旌德。

1936年1月25日,红军上浙皖独立营一部70余人,经宁国、旌德仕川越考岭入绩溪境,在龙丛西村廊桥及附近水街短暂休息后,向岩山方向前进,夜宿双岭头里湾。翌日凌晨,国民党保安队前来阻击。红军游击队在人民群众支持下,利用有利地形进行伏击。消灭敌先头部队30余人,缴获许多枪械,我军无一伤亡。等敌人大批后续部队到来前,红军主动撤出阵地,向龙丛转移,在西村廊桥稍事休息,撤回旌宁边境。

1943年初,中共皖南绩旌宁边区游击队派遣王诚信、王必英、舒梦熊等来龙丛附近的百罗源、芦塘山建立革命根据地,带领武工队深入附近村庄开展革命活动。龙丛是这一带首村,他们于夜间进入村中开展工作。西村廊桥处村中心交通要口,视野开阔,武工队员就在廊亭休息警戒。廊桥成了游击队的哨所和活动支撑点。

1947年11月,皖南游击队大发展,有星火燎原之势,绩溪县内的许多游击根据地,先后建立乡、村基层党组织和民主政权。龙丛新建为芦塘乡龙丛村,选出党支书、村长、农会主席、妇女主任、民兵队长等基层干部,群众革命劲头轰轰烈烈,形势大好。不久,国民党出动军队对革命根据地进行“清剿”。在“反清剿”斗争中,龙丛村被敌人烧毁房屋5幢21间、山棚9个,有13位共产党员、18位革命群众受到敌人的酷刑,9位革命烈士壮烈牺牲,3位革命群众致死。解放前龙丛参加游击队的19人,参加基干民兵32人,加入中国共产党的41人。

7. 西川廊桥怀乡亭

西川廊桥是近年新建的廊桥,位于伏岭镇西川村。西川古名西坑,是绩溪东北隅绩溪岭凹以北地区的中心村镇,处在纵贯县境东部、沟通浙江昌化北部山区的登源古道上,东与通荆州乡远去浙江的竹岭古道相接;西有经大石门——扬溪至县城的北源古道,是个交通枢纽。从唐开元年间汪姓来此建村,已有1300年历史。宋、元以后,又有俞、唐、任、高、舒、程、胡等十多姓氏迁入,众姓聚居在西川河两岸,故又名西川。元代在此设西坑寨,置镇守军营(全县只有镇守军营二处,另一在县城),明设巡检司,明、清、民国至新中国初,均为都、区、乡驻地。村中开有多爿各种商店。西坑成了县东北隅的军事、政治、经济中心。穿村而过的西川河上架有7座石拱桥和石梁桥,其中西川桥处于村中心。登源古道穿桥而过,桥东西两边是商店集中区,也是村民文化和其他活动的集中点。

西川桥为单孔石梁桥,由5根5米余长的花岗岩石梁构成桥面,宽2米,北面石梁上刻有“西川硚”和“乾隆癸卯造”字样。原来桥上没有亭,桥西垛边建有小土地神庙,坐北朝南,神龛前置有石凳。庙南隔大路竖立一根木柱,上有小雨棚,安了滑轮,用绳索牵挂一盏琉璃灯,內置大型灯盏,可上下拉动,名“天灯”也称“长明灯”。桥附近30多户人家自愿参加,组成“天灯会”,轮流义务为“天灯”加油,夜间点亮。入夜,桥两端灯光通明,直到深夜,保证了行人安全。早先,土地庙的神龛前置有一只陶茶罐,由村中当年娶进门的新娘和几个平时吃斋信佛的老妇,在夏季冲泡茶水,供来往行人和挑远担者自饮解渴。此二便民风俗到抗日战争开始才消停。桥东是个场坦,边上几只石条凳,其中有一青花岗岩条石长约2米,高宽各0.5米,经历数百年磨砺,油光发亮,人称“千年石”,是村民最喜欢坐的石凳。晚上除了严冬和雨雪天,村民们吃过晚饭都来这里听“说鳖”,大人们天南地北拉家常,说“海盖”,讲外面捞到的新闻,小孩则竖耳旁听;邻里间发生了小争执,就说: “俺们到西川桥评评理!” 西川桥成了村民文化活动和议事评理的场所。

最吸引人的是听“观柱说” 说书。“观柱说”正名胡观柱,桥西水街上“信大发”杂货店小老板,识不少书字,看过许多小说,口才也好。讲的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108将》《薛仁贵征东》《包公奇案》《七剑十三侠》等小说传奇,让听众听得着迷。一到天黑,西川桥头连同桥梁上都挤滿了人,跟戏台下一样热闹。其中最热心的“粉丝”是桥西理发店老张(江北人),每夜不丢,自带小凳,抢占个紧挨“观柱说”的位置。夏夜,拿把芭蕉扇边听边替他打扇,驱蚊。有时买点西洋参,用紫砂壶泡好,等着听得津津有味,“观柱说” 讲:“暂时休息,且听下回分解”时,递上参壶,让他解渴提神。“观柱说”成了男女村民追捧的偶像。

我从小在西川生长,也是听“说书”入迷的小听众,后来喜欢看小说和文艺书籍,喜欢写作,可能与西川桥头听“说书”有一定关联。

生于西川长于斯的程良骏教授,后来外出读书,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,获双博士学位,回国任大学水力机械系教授,是世界著名水力机械专家、三峡工程水轮机专家、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。2007年,再次返里探亲祭祖,坐在西川桥头“千年石”上,回忆起幼年在西川桥头听“说书”的往事,感慨吟诗,拍照纪念,深情地说:“走遍世界各地,忘不了西川桥美好记忆,最深刻的是夏夜那么多人挤在桥边听说书。要是桥上有个亭就好了!”

2012年春,西川村的热心人士编纂村志《绩溪西川》,书成时,尚余部分集资款。笔者是策划和参编者之一,想起年前程良骏教授讲的话,跟村志主编章新如和编委们商量,建议再筹集点资金加上原来的节余款,在西川桥上建一座廊亭。提议获得编委们支持,公布后,旅居各地的西川人士纷纷响应,踊跃捐款,还提出由西川村旅外游子来承造一座廊亭,命名“怀乡亭”。留居村中的村民闻讯后,不甘落后,纷纷助捐,还在西川桥擂鼓放炮竹庆祝,场面动人。很快筹足资金,开始施工。

2018年,西川桥廊亭建成。廊亭为层楼式木结构,在古桥5根石梁外侧各加建一根钢筋水泥桥梁作廊亭基础,减少石梁的承载量,并扩大桥面。廊亭下层竖立10根木柱,上架桁梁,盖青瓦,四角挑出,桥面两侧置美人靠,全堂木架构漆成古铜色,煥发幽光。上层稍缩小,青瓦盖顶,四角飞翘,脊上置小神兽,“怀乡亭” 三字金匾悬于上层东侧。又在桥西垛原土地庙旧址,临河扩建一水榭,砖木结构,三面墙体,临河一面敞开,朝南开月宫式大门,额书“怡然”。西墙整面辟成“诗墙”,萃选历代名士咏西坑及近现代西川村旅外人士抒发乡愁的诗词,共36首,金字镌刻于黑色大理石,嵌在墙上。2020年竣工,为西川桥廊亭及水榭增添文彩,也彰显千年古村西川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西川廊桥古雅清新,又植入时代元素,靓丽显目,既为村民提供一个闲暇休憩之所,也成为前来游览中国传统村落西川村的驴友们的一个打卡点。

(作者系绩溪县离休干部)

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本站客服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